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长鲸文学

长鲸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逃荒种田:锦鲤肥妻被糙汉抢回家 > 第69章 真正富起来

第69章 真正富起来(1 / 2)

他的眉宇之间,少了几分昔日的浮躁与轻狂,多了几分沉静与稳重。

汪风靖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,微微点头。

“看来这盘阳县一趟走下来,倒是真把你那身顽气给磨掉了一些。”

黎安微微低头,取出一份誊奏章,恭敬地递上前。

“学生这次,是真心实意来请教老师治灾之策的,还望先生不吝赐教。”

汪风靖伸手接过奏章,展开细细阅读。

他频频点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。

“你搞的以工代赈修水渠这事,我知道了。百姓出力换粮,既解燃眉之急,又修了水利,实乃良策。这还提到了推广耐旱又高产的庄稼,减轻赋税、减免徭役,这些也都靠谱,切中时弊。”

他合上奏章,抬眼看向黎安。

“不过,你说要鼓励加工农货,设立作坊,将粗粮细作、果蔬腌制,再运往各地售卖,同时给这些商贩减半征收商税,这主意倒是很新,以往不曾听闻。你是从何处得来的灵感?”

黎安不禁想起那位眼神明亮坚定的乡下姑娘宋绵绵。

他忍不住笑了笑,声音柔和了几分。

“是一位懂种地的小姑娘提的建议,她说,光种不够卖,得把粮食变成值钱的东西,百姓才能真正富起来。”

汪风靖神情一正,认真地点了点头。

“嗯,既然有实地的依据,又有切实的成效,这主意不妨一试。民生之事,贵在务实,不在空谈。”

说完,他起身走到书案旁,从最底下抽出一本泛黄的册子。

“这是我这些年,走南闯北,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再结合古籍所思,一点一滴攒下的《荒政十议》。里头记了些应对灾荒的方略,有赈济、有仓储、有工役、有税赋改革,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
黎安双手恭敬地接过,心中莫名一震。

他边读边思,时不时停下来,就其中几处疑惑向老师请教。

汪风靖不厌其烦,一一为他解惑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

黎安看了看天色,朝着汪风靖深深鞠了一躬。

“今日受教良多,多谢老师指点迷津。”

汪风靖眼中浮现出一丝淡淡的欣慰。

他轻轻点头。

“还知道来求教,知道回来问路,算我没白教。”

黎安低声说。

“学生心里有愧。这次亲眼见到百姓挨饿受苦,我才真正明白您当年在国子监讲的那些话。您说‘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’,我那时听得似懂非懂。如今,才明白,那些话不是空谈。今天能来听您教诲,真是收获太大了。”

黎安忍不住调侃一句。

“老师现在住在这儿,远离朝堂纷扰,每日与青山为伴、与稚子为友,气色反倒比在国子监时好了。以前您总板着脸训我们,现在倒是常常含笑,连白须都像是亮了几分。”

老头儿的手忽然一停,哼了一声。

“那当然,至少不用天天对着贵族子弟生气伤神。一个个锦衣玉食,却不知民间疾苦,气得我茶饭不思。如今在这小山村,教几个农家孩子识字算数,虽清贫,却踏实。”

黎安心里一暖。

老师的那份耿直、那股倔强,依旧如当年一般鲜明。

他不禁想起少年时,被老师拎着耳朵训斥的模样。

那时只觉得烦厌,如今回想,却全是慈爱与期盼。

突然,汪风靖压低声音,目光凝重地望向黎安。

“你小子记住了,别跟任何人说我在这。汪旋翊,三年前就死在国子监那场火里了。世上再无汪旋翊,只有汪风靖,一个老教书匠。”

“老师放心。”

黎安再次深深行礼,声音轻却坚定。

热门推荐